继续看书
而杨安这会,也早已经做好了那手工纺锤,正一边给吃着红烧肉的杨广他们讲解原理,一边偶尔往自己嘴里送一块。
只是看到有给使营的人来了,杨安才指了指院外,对着杨广道:“爹,你的护卫。”
“嗯?”
杨广眉头皱了下,扭头看向院外。
“老爷......”
那给使营士卒也立刻就把萧皇后,和农事司主事薛忠来了的事在杨广耳边汇报了。
“这样啊?”
杨广思索了下,看了眼还正在吃红烧肉的杨安,这才小声吩咐道:“去告诉皇后,叮嘱那薛忠,莫要暴露三皇子身份,让他们进来吧。”
他这也是觉得确实多年没让杨安和萧皇后见面了,就见一回吧。
“是,老爷。”
给使营士卒领命,很快就出去了。
杨广也这才看向杨安,道:“那个,安儿啊,方才护卫来报,说是你娘来了。”
“你还记得你娘吗?”
“我娘?”
杨安愣了下,很想说一句我还有娘?
但最终还是摇头道:“这个,爹,孩儿,有点不太记得了。”
只是嘴上这么说,他心里也疑惑,既然自己有娘,那她怎么从来没来看过自己呢?
难道是便宜老爹这老登不让?
一想到这,杨安看杨广的眼神都不善了。
下一刻更是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的啪的在杨广的肩膀上打了一下,道:“吃吃吃,就知道吃,我娘来了,爹你难道不该跟孩儿去迎接吗?”
这话说完,杨安就一溜烟跑了。
只留下杨广愣愣的,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同样目瞪口呆的李靖和观王杨雄那些人,问:“那个,朕刚才,是被打了?”
“呵呵,这个,那个,陛下,息怒,息怒啊。”
“三皇子就是一个少年,况且他这......”
杨雄和李靖那些人尴尬笑笑,他们也不知杨安怎么就打了皇帝一下,但却也只能指了指自己脑袋,示意杨广,三皇子有脑疾。
没办法,谁让三皇子有才呢?
“哎,朕这是造了什么孽啊?”
杨广也这才叹息一声,起身追着杨安去接萧皇后了。
不过也只一会,他们才出小院没多远,就看到萧皇后和农事司主事薛忠一起进来了。
看到这,杨安立刻快步上前道:“娘,您可算是来看孩儿了啊?”
虽然脑子里没记忆,可做戏杨安还是会的。
故此他这一声娘喊的,萧皇后瞬间就眼泪流了下来,抱着杨安哭泣道:“安儿啊,是娘不对啊,娘这些年......”
萧皇后还想着给自己找个借口呢?
杨广却率先道:“你娘自从生了你后,就身子弱,故此为父就很少让她出门。”
不得不说,这皇帝骗起自己儿子来真是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
看的萧皇后也一怔,那个跟着她一起进来的农事司主事薛忠这会都要傻了?
什么情况?
陛下的三皇子原来一直还活着?
只是失忆了?
“哦,这样啊?”
杨安也这才哦了声,目光落在了薛忠的身上道:“你是?”
“哦,这个啊,他是咱家的账房先生,爹不是做生意嘛?这家里肯定得有账房先生。”
杨广立刻指着薛忠道。
“对对,小人薛忠,见过郎君。”
薛忠也赶紧行礼。
“哦?原来是薛先生啊,那就一起到某院子坐吧。”
杨安哦了声,这才对萧皇后道:“娘,来,孩儿扶着您。”
“好啊,那就辛苦吾儿了。”
萧皇后脸上露出温婉的笑容,几人这才一起回了杨安的小院。
到了小院,杨安让人给萧皇后和薛忠盛了碗红烧肉,然后才好奇问:“娘,您怎么天黑了过来?”
《结局+番外开局穿成富商独子,我教唆老爹造反杨广杨安》精彩片段
而杨安这会,也早已经做好了那手工纺锤,正一边给吃着红烧肉的杨广他们讲解原理,一边偶尔往自己嘴里送一块。
只是看到有给使营的人来了,杨安才指了指院外,对着杨广道:“爹,你的护卫。”
“嗯?”
杨广眉头皱了下,扭头看向院外。
“老爷......”
那给使营士卒也立刻就把萧皇后,和农事司主事薛忠来了的事在杨广耳边汇报了。
“这样啊?”
杨广思索了下,看了眼还正在吃红烧肉的杨安,这才小声吩咐道:“去告诉皇后,叮嘱那薛忠,莫要暴露三皇子身份,让他们进来吧。”
他这也是觉得确实多年没让杨安和萧皇后见面了,就见一回吧。
“是,老爷。”
给使营士卒领命,很快就出去了。
杨广也这才看向杨安,道:“那个,安儿啊,方才护卫来报,说是你娘来了。”
“你还记得你娘吗?”
“我娘?”
杨安愣了下,很想说一句我还有娘?
但最终还是摇头道:“这个,爹,孩儿,有点不太记得了。”
只是嘴上这么说,他心里也疑惑,既然自己有娘,那她怎么从来没来看过自己呢?
难道是便宜老爹这老登不让?
一想到这,杨安看杨广的眼神都不善了。
下一刻更是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的啪的在杨广的肩膀上打了一下,道:“吃吃吃,就知道吃,我娘来了,爹你难道不该跟孩儿去迎接吗?”
这话说完,杨安就一溜烟跑了。
只留下杨广愣愣的,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同样目瞪口呆的李靖和观王杨雄那些人,问:“那个,朕刚才,是被打了?”
“呵呵,这个,那个,陛下,息怒,息怒啊。”
“三皇子就是一个少年,况且他这......”
杨雄和李靖那些人尴尬笑笑,他们也不知杨安怎么就打了皇帝一下,但却也只能指了指自己脑袋,示意杨广,三皇子有脑疾。
没办法,谁让三皇子有才呢?
“哎,朕这是造了什么孽啊?”
杨广也这才叹息一声,起身追着杨安去接萧皇后了。
不过也只一会,他们才出小院没多远,就看到萧皇后和农事司主事薛忠一起进来了。
看到这,杨安立刻快步上前道:“娘,您可算是来看孩儿了啊?”
虽然脑子里没记忆,可做戏杨安还是会的。
故此他这一声娘喊的,萧皇后瞬间就眼泪流了下来,抱着杨安哭泣道:“安儿啊,是娘不对啊,娘这些年......”
萧皇后还想着给自己找个借口呢?
杨广却率先道:“你娘自从生了你后,就身子弱,故此为父就很少让她出门。”
不得不说,这皇帝骗起自己儿子来真是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
看的萧皇后也一怔,那个跟着她一起进来的农事司主事薛忠这会都要傻了?
什么情况?
陛下的三皇子原来一直还活着?
只是失忆了?
“哦,这样啊?”
杨安也这才哦了声,目光落在了薛忠的身上道:“你是?”
“哦,这个啊,他是咱家的账房先生,爹不是做生意嘛?这家里肯定得有账房先生。”
杨广立刻指着薛忠道。
“对对,小人薛忠,见过郎君。”
薛忠也赶紧行礼。
“哦?原来是薛先生啊,那就一起到某院子坐吧。”
杨安哦了声,这才对萧皇后道:“娘,来,孩儿扶着您。”
“好啊,那就辛苦吾儿了。”
萧皇后脸上露出温婉的笑容,几人这才一起回了杨安的小院。
到了小院,杨安让人给萧皇后和薛忠盛了碗红烧肉,然后才好奇问:“娘,您怎么天黑了过来?”
杨广还真有些好奇,自己儿子为何会这么说了?
毕竟历朝历代,良臣猛将那可都是战争胜负的关键所在,而现在这?
杨雄和管事杨六五也都疑惑。
“呵。”
杨安也这才看着杨广他们那不解的神色笑了下,嘲讽道:“宇文述此人,外忠内奸,包藏祸心。”
宇文述,北周上柱国宇文盛之子,后来亲手杀了杨广的宇文化及之父。
根据史书记载,此人似乎也没啥大问题。
可按照杨安前世大学时,那位给他们上战略解析课的少将教授所言,宇文述这个人,应该是在隋炀帝东征的时候,出卖了隋炀帝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隋到唐的王朝更替本质,与其说是隋炀帝昏庸无能,把江山给玩没了。
还不如说是关陇集团在帮助大隋杨家夺取北周政权后,却并没有从杨家得到他们该得的利益,故而改朝换代,扶持新的代理人上位。
而要是这样的话,宇文述这个人,就问题很大了。
首先,他是关陇出身。
宇文述和杨坚一样,其实都属于关陇门阀。
只不过杨坚上位之后,他却和杨坚一起,迅速的跟关陇门阀撇清了关系,从原来的关陇门阀,变成了打压关陇的人。
可正是这样一个人,他的儿子宇文士及却在关陇坐大,李唐建立后被封了国公。
这不蹊跷吗?
如果宇文述真的在和杨坚打压关陇,关陇上位后,还会封他儿子国公?
嗯,不剁碎了喂狗就不错了。
可要是没打压。
那就说明,他,其实是关陇安排在杨坚父子身边的棋子。
为的就是在关键时刻,给杨坚父子,给大隋杨家致命一击。
至于第二,第二个说他有问题的原因,就是他和杨家有仇。
众所周知,杨坚建立的大隋,是他夺取北周政权建立的。
而宇文述的父亲宇文盛,却是当时北周政权的坚定拥护者。
这也就导致了,当初杨坚夺取北周政权的时候,宇文述的父亲,包括他们宇文家,除了他之外的所有人,都被杨坚给咔嚓了。
固然。
宇文述自己,因为一直跟随杨坚,而且也比较懂隐忍,并没有被杀。
可他没有被杀,他爹被杀了,他家里其他人都被杀了。
这样的仇,你说他会不会一笑了之呢?
那肯定不会。
没有实力弄不过杨坚的时候,他可能会选择隐忍。
但要是有实力能弄过了,他巴不得第一个捅死杨坚,灭了杨家。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他儿子宇文化及等到机会,第一个就弄死杨广的原因所在。
大家有仇啊。
当然,还有第三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那就是,大隋和高句丽的兵力对比。
要知道,隋炀帝三次东征,可是发动了好几百万大军的。
而且这好几百万大军,还不是满清末年那种早已经腐朽不堪的军队。
他们是跟着隋炀帝南征北战,打败吐谷浑,打服突厥人,一举打通断绝四百年丝绸之路,巡视西域的百战之师。
这样的百战之师,还是开国初期的百战之师,你说他打不过高句丽一个总人口只有六十万的弹丸小国?
这就有点谜了。
那高句丽,它也没核弹啊。
而要是没核弹,那就只能说,是有人故意带着大隋的士兵去送人头的。
不然这没法解释啊?
总不能高句丽的妇女老人孩子都以一敌五吧?
这不现实,也有悖常理。
而要是这样的话,这些串联起来,这个宇文述就问题很大了。
关陇安排在杨坚父子身边的人,有仇,还三次东征都参加了,且次次都败了。
这说他没问题,也没人信啊。
毕竟宇文述在打高句丽前,那可是大隋有数的名将,南征北战,就没败过。
以前从没败过,到了高句丽让人揍的嗷嗷叫?
你品,你细品。
“外忠内奸?包藏祸心?安儿你的意思是?”
而杨广也瞬间眼睛眯了起来,大概明白了。
只是很快他就又摇头道:“不,这不可能。”
“先帝和当今陛下都是英明雄主,又岂会不知斩草除根的道理?”
“既然知晓,却又留了下来,他们肯定是对宇文述做了多番试探的。”
“况且据为父所知,当今陛下还把自己的长女嫁给了宇文述的次子宇文士及为妻,如此隆恩,他没理由有二心啊。”
杨广还是有些难以相信的。
一来,他和先帝都曾对宇文述的忠心进行过多次试探。
至于第二,那就是他对宇文述太好了。
这要是宇文述有不臣之心,那他这些年的赏识,可就喂了狗了。
就连杨雄也觉得不太可能。
只有杨六五,这会脑子嗡嗡的。
心里也一直在问自己,这样的朝廷秘辛,是自己能知道的吗?
自己配吗?
“呵呵。”
但杨安却笑了下,然后才对杨广问:“爹,三国时,曹操可曾看出司马懿有不臣之心?”
“自古人心隔肚皮,这才是最难揣测的东西啊。”
“而且,像您说的下嫁公主这些,这都只是小利小惠而已,若是有人许以重利,他还会忠心吗?”
杨安觉得有必要给自己这便宜老爹科普下什么叫江山利益论了,也省的他以后当了皇帝啥也不懂。
但杨广却眉头一皱:“许以重利,这世上,还有人能比天子给的多吗?”
“怎么没有?门阀世家,确切的说,是关陇门阀啊。”
杨安一笑,然后才继续:“当今皇室和宇文述,其实都是出身于关陇。”
“甚至当初先帝夺取北周政权,靠的就是关陇各家族的鼎力支持。”
“可,先帝在夺取政权后,却迅速和关陇撇清了关系。”
“固然,作为皇帝,无论他以前是何出身,他当上皇帝的那一刻起,就只能代表天下百姓,这一点,先帝做的没错。”
“但关陇各家族帮他攫取政权,可是为了利益的。”
“这现在他们还没拿到足够的利益,皇室却要把他们踹开,爹你说,他们能甘心吗?”
“他们要是不甘心,又会怎么办呢?”
杨安笑吟吟的。
“关陇?”
“你的意思是,宇文述和关陇重新勾结到了一起?他们想要行那谋逆之事?”
杨广也这才眼神犀利。
宇文述当初为了得到他父皇的信任,主动和他们杨家一起与关陇撇清关系这事?
他知道。
关陇这些年,觉得朝廷给予的太少,颇有怨言这个?
他也知道。
而要是宇文述真和关陇那些家族一起有了二心,想改天换日的话?
那么以宇文述行军大总管的身份,想在东征中葬送那百万大军,也就很容易了。
一旦百万大军葬送。
那时候,山东,江南这两大被他强行征调了大量人力,物力的门阀集团必定因为他们的利益在东征中严重受损而不再受他的帝王皇权压制。
若是他们不受压制,这天下就真乱了。
天下一乱,山东,江南两大门阀集团本身实力又在东征中受损,一直都在暗中积蓄力量的关陇正好可以都给收拾了。
嘶。
瞬间,杨广都不由脊背一凉。
“这。”
隋观王杨雄也凝重看着杨广。
杨六五更是在心里琢磨着,自己这个小人物,一会到底要怎么死了?
是身首异处?
还是一杯毒酒?
这今天听的秘辛太多了啊。
“对啊,跟着陛下天天要伪装,所能得到的好处还没关陇给的多,既然这样,为什么不跟关陇一起反呢?”
而杨安,也这才咧嘴笑笑,然后对杨广问:“怎么样,爹,这孩儿分析的可有纰漏?”
有人更是迫不及待就要回去吩咐了。
空有方法有啥用?
没纸你能传播吗?
“嗯嗯,都回去安排吧,不过记住了,这事,只能以涨价为由,让陛下买不起,但绝对不能说咱们不卖。”
“明白吗?”
郑善果点头笑道。
陛下买不起,那就是陛下的事了。
可若是他们不卖,那被天下百姓知道了,他们这些世家大族的名声可就臭了。
他们,都是要脸的。
“哈哈,明白明白,还请郑大人放心,我们晓得其中厉害。”
那些大臣们点头,很快就一个个出宫去安排了。
郑善果也这才背着手,闲庭信步的离开了皇宫。
与此同时,杨广也已经带着观王杨雄,李靖二人到了大业殿。
到了大业殿,观王杨雄才对着杨广问:“不知陛下唤我等前来,所为何事啊?”
当然,他这也就随便找个话题,给皇帝递个说话的梯子。
做臣子的,总不能等着皇帝先开口吧?
“也无甚大事,就是再议一议那安平卫的事,顺便让李卿品鉴一下安儿的练兵之法。”
“下午朕再带你们去安儿庄子那转转。”
杨广也淡淡笑道。
既然已经打算要用杨安的练兵之法训练新军了,那这练兵之法,肯定是要让李靖这个新任安平卫大将军过目的。
不然那怎么练?
这点观王杨雄也知道,故此也没多说什么,倒是李靖听到这愣了下,随后才有些意外的对杨广问:“陛下,三皇子还懂练兵之法?”
别看他心里对杨安这有着知遇之恩的皇子感激的不行,但在他看来,杨安应该也就是个出身好点的普通少年罢了。
但现在这?还会练兵?
这就让李靖意外了。
“呵呵,李卿这是看不起朕的三儿啊?”
杨广呵呵一笑,这才拿出了那份杨安创的杨家军训练指南,道:“看看吧,这就是朕三儿所创的练兵之法。”
“诺。”
李靖颔首,立刻就拿起那练兵之法看了起来。
只是刚看到首页那狭路相逢勇者胜几个大字,他就和杨广,杨雄,杨六五他们当初一样,顿时心头狂震。
待到一个时辰后,这份完整的杨家军训练指南都看了一遍,李靖也被惊了个不轻的道:“这,这,这真是三皇子所作?”
“不然呢?”
杨广有些傲娇的瞥了李靖一眼,然后才问道:“怎么样,李卿给评价评价?”
虽然他和杨雄早就知道那练兵之法厉害了。
可还是想听听更多人夸自己儿子,谁让这是自己的种呢?
“三皇子此法,堪称兵家最强练兵之法,臣差之远矣啊。”
李靖也这才一脸崇敬道。
他从小熟读兵书,自然能一眼看出来练兵之法的好坏。
而杨安的这份练兵之法,绝对可以说是最全的。
从纪律,到士气,再到士卒作战能力,团队合作这些,李靖感觉自己就没见过这么全的。
“哈哈哈,好,好一个堪称兵家最强练兵之法。”
“既如此,以后安平卫,就以此法训练。”
杨广大笑一声,就又和李靖,观王两人聊了会安平卫的招募以及其他细节。
等把这些说清了,他又告诉李靖,自己之前从杨安那带回来的一千二百名训练过的士卒,可以调入新军。
解决了这事,三人又在宫里用了膳,下午杨广就带着李靖和观王杨雄,换了身常服出宫去邙山庄子了。
......
而这会的杨安,却还在已经被他改名为兵器坊的某庄子里,和那些工匠们热火朝天的建造新的冶铁炉呢?
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锦背裆。
长矟侵天半,轮刀耀日光。
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
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
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
公元611年,即隋大业七年,随着一首《长白山谣》席卷大地,隋朝这个华夏历史上继秦皇扫六合后,第二个大一统王朝开始日薄西山,步入倒计时。
而这会,位于东都洛阳邙山脚下庄子里的杨安,也正一边看着他让人誊抄来的《长白山谣》,一边心里道:“来了,这天下大乱要来了。”
“就是不知,以我穿越者的身份,能否在这乱世中再造一个不朽王朝,窥一窥那至尊神器?”
没错,杨安是一个穿越者。
六年前,也就是大业元年那年,他由一个后世国防生,穿越到了大隋朝一杨姓富商的八岁独子身上。
虽然他穿越的这主脑子有疾,属于没有幼年记忆的那种。
但他还是从那时起,就立下了要在这隋末乱世,和各路反王叫板,与七世纪最强碳基生物李二陛下争一争这天下的想法。
这皇帝,乞丐做得,建奴做得,我辈穿越之人如何做不得?
当然,他即便有这样的想法,却也知道,造反也是得有一个契机的,一个帝王皇权和世家门阀矛盾达到极致,天下大乱的契机。
而现在,这个契机终于来了。
可就算来了,一想到造反还得有钱有粮有人,他却又叹息一声,无奈道:“哎,看来还是得找我那便宜老爹商量商量,看看他那有多少钱?”
杨安的便宜老爹,常年在外经商,在杨安看来,应该是有点家底的。
“郎君,郎君。”
“老爷回来了,正在前厅等你,说是让你过去。”
而就在他想着这些时,他的耳边却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等他抬头,就见这庄子里的管事,也是他便宜老爹安排照顾他饮食起居的仆人杨六五噔噔噔的跑了过来。
杨六五今年整四十岁,虎背熊腰的身上穿着件灰色长衫,五大三粗络腮胡长的就跟张飞似的,让杨安怎么也不能把这厮和电视里那些富户人家的管事联系在一起。
可他还是点头道:“知道了知道了,某不是跟你说过,欲成大事者,心要狠,手要稳,性要静,你这样慌里慌张的,以后还怎么跟某干大事?”
“呵呵,晓得了,小人晓得了。”
“那郎君你看,老爷那边?”
杨六五也这才尴尬笑笑,有些讨好。
“走吧,既然我爹回来了,那就去见见。”
杨安颔首,抬腿向前厅走去。
......
“陛下,您于征讨高句丽前,来见三皇子,可是心里放心不下他?”
与此同时,杨安庄子的前厅,一位发须皆白,精神矍铄的老者,也正好奇的对他面前负手而立,一袭黑金镶边常服,英武不凡的中年男子询问。
中年男子不是别人,正是杨安口中的便宜老爹,大隋第二任皇帝陛下,隋炀帝——杨广。
当然,现在还只是隋帝,炀这个谥号,还得等他死了后,被李渊给扣脑袋上才会有。
杨广今年四十三岁,剑眉星目,丰神如玉,尤其是这会负手而立,更是身上帝王之气尽显,盖世之姿磅礴。
但听到这,也还是叹息一声,道:“哎,到底还是族兄知我啊。”
“安儿这孩子,自从当年意外坠马后,就患上了脑疾,得了那离魂之症。”
“这些年,朕虽然也在帮他找寻名医,但那病症却未曾见好。”
“此次征讨高句丽,归期未知,朕自然难以安心。”
说到这里的杨广神色有些悲痛。
他还是太子时,命人教他的三子杨鸣弓马骑射,谁知马匹居然莫名发狂,杨鸣也因此摔下马来,没有了以往记忆。
一个没有记忆的皇子,是不适合生长在皇宫那种勾心斗角的地方的。
是故,他对外宣称三子夭折,暗中把他转移到了这处庄子,并且改名为杨安,为的就是他能无忧无虑,平平安安。
可纵然如此,他心里对这个三子,却还是有些亏欠的。
“陛下舐犊之情,老臣佩服。”
而杨广身边那老者,也就是小说《隋唐演义》里,大隋开国九老之一,靠山王杨林的原型,隋观王杨雄也感慨一声。
“呵呵。”
杨广笑笑,正准备说点其他,就见不远处,今年已经十四岁的杨安带着管事杨六五快速走了过来,大声道:“爹,爹,您回来的正好,孩儿有事要跟您说。”
“嗯?这位是?”
只是当杨安看见杨广身边的杨雄时,却瞬间眉头皱了起来,眼神也变的不善。
“哦,哈哈,安儿,爹方才忘了给你介绍了。”
“这位是爹的族兄,你的伯父,还不向你伯父见礼?”
杨广也一笑,介绍道。
“哦?原来是伯父啊?小侄杨安,见过伯父。”
杨安哦了声,这才拱手行礼。
“哈哈哈,好好好,多年不见,安儿都长这么大了?”
“此次出门走的着急,也并未给你带甚礼物,待下次,下次伯父过来时,给你一并带来。”
观王杨雄抚须,杨广这才对杨安好奇问:“对了安儿,你方才说有事要跟爹说,何事?”
或许是出于对杨安的亏欠,又或许是因为心中可怜这个孩子,杨广对杨安所提,一直都非常重视。
杨雄和杨六五也看向杨安。
“这。”
杨安迟疑了下,欲言又止的看着杨雄。
管事杨六五从小照顾他的起居,他可以信任。
但眼前这位初次见面的族中伯父,他可就有点不太敢了。
“无妨,你伯父乃是我杨氏族人,一直都和为父走的很近,吾儿但说无妨。”
杨广摆摆手。
“哦,这样啊,那孩儿就说了。”
杨安点头,这才四下看了看,然后小声道:“爹,这天下要大乱了。”
“不知您这些年做生意,家里财货如何?”
“可否能供养起一支数万人的军队?咱们该早做准备,起兵造反了。”
“皇帝轮流坐,今年到咱家。”
“难道爹您就不想试试那九五至尊的宝座,啥滋味吗?”
(可考究可无脑的隋朝历史文,怎么看都行,喜欢的朋友还请书架好评支持一下,谢谢大家。)
别看他虽然在斥责李靖,但心里却一点也不怒。
因为在他看来,文死谏武死战,这本就是两种不同的朝堂生存之道。
文臣无需插手武将的战事,武将也无需介入文臣的治国。
文武各行其道,才是朝局稳定的关键。
这下李靖总算是彻底放下心来,等御膳房的宫人把吃食端了上来,摆好,他就和杨广还有观王三人,一边吃一边聊了起来。
三人这一聊就是小半天。
直到下午黄昏,李靖感觉自己所知道的兵法谋略,战阵攻伐都已被杨广和观王给掏了个干净,杨广才满意一笑:“好,不愧是吾家麒麟儿举荐的良将啊。”
“李靖,朕欲用你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总揽东征一切事宜,为朕荡平那高句丽,你可愿意?”
杨广这是要直接跟李靖摊牌了。
反正兵法韬略也已经聊了一下午,这李靖到底是不是绣花枕头,他和观王杨雄这种打了半辈子仗的,还是能看出来的。
而且退一步来说,就算他们看走眼了,他儿子杨安还能也看走眼吗?
那可是在他看来,能明察秋毫的杨家擎天柱,架海紫金梁啊。
故此这会,杨广已经不跟李靖玩虚的了。
但李靖却愣了下,然后就好像听错了一样道:“辽,辽东道行军大总管?”
李靖这会都麻了。
就算知道自己过了陛下这一关,陛下可能会重用自己。
可这,用的也太重了吧?
自己就这么从一个从六品的郡丞,到了总管东征的行军大总管了?
即便按照朝廷法度,这行军大总管只是临时的,其实并无品阶。
可这也是朝中那些三品大员才能担任的职位啊。
而且,按照他对这位皇帝的初步了解。
这位既然能让他做这辽东道行军大总管,那就定然不会让他还只是个小小的从六品郡丞。
别说这位了,换作其他皇帝也不会。
因为,那样没人服啊。
果然。
就在他想着这些时,杨广也已经再次开口道:“对,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兼兵部尚书,安平卫大将军。”
杨广这是要送佛送上西,直接把兵部尚书和他打算建立的新军也交给李靖了。
在他看来,新军,就当用新人。
可李靖却懵了,直到一会才看着杨广问:“陛下,这安平卫是?”
他虽然以前只是个小人物,可大隋的军制他还是清楚的。
就没有个安平卫啊。
观王杨雄也一愣,不过心里却已经多少有了些猜测。
而杨广则是笑了下,回道:“这安平卫,乃是朕打算创办的一支新军,一支不同于我大隋任何一支军队的新军。”
“这支新军将采用新的兵卒招募制度和训练之法。”
“也将会是我大隋以后的最强尖刀。”
“至于命名安平,则是取以吾儿杨安之名,荡平天下之意。”
杨广眼中如同有着熊熊烈火燃烧一般,心里也在发誓,有生之年一定要为自己儿子打出一个大大的天下。
“杨安?”
可李靖却更不解了,这陛下何时又有儿子了?
没听说啊。
陛下长子已故,三子早夭,现在不是只有一子,就是那贪财好色的齐王杨暕么?
这怎么?
“嗯,就是举荐你的人,也是朕的三子杨鸣……”
杨广嗯了声,简单的把他的三子杨鸣当年坠马失忆,被他转移到了宫外,并且改名杨安的事说了下。
说完后又对李靖道:“李靖啊,你能进入朕的视线,可不是朕慧眼识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