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宠七零,下乡嫁给科研大佬田蜜蜜宁子祁
  • 团宠七零,下乡嫁给科研大佬田蜜蜜宁子祁
  • 分类:现代都市
  • 作者:会骑猪的沐沐子
  • 更新:2024-04-05 15:07:00
  • 最新章节:第十二章节
继续看书
她一直以为这个名字可以带她一辈子幸福下去,可父母接二连三出事,让她心如死灰。 就在她落魄的时候,父母婚戒中的空间突然与她绑定。 超强台风? 难不成要末世? 有了空间的她决定,先囤物资,其他的听天由命! 可末世没等到,她就穿越了,成了七零里下乡的娇娇。 姐姐护着,弟弟疼着,空间在手,吃苦是不可能吃苦的! 什么?那个科研大佬要娶她?还想和她生猴子? 一...

《团宠七零,下乡嫁给科研大佬田蜜蜜宁子祁》精彩片段

第十章节

转眼就到了出发的日子,姐仨带着田妈重新整理的8大编织袋东西。

以及这几天淘换的各种票据,还有300块钱和一大包田妈炕的饼,艰难的登上了去往黑省的列车。

上了火车,田蜜蜜帮着田小弟放东西,让田橙橙直接上去占坐,现在的火车不仅慢。

而且有座都不一定能坐上,座位也是靠抢的,这要是没座位,这3天的火车也得让姐仨脱层皮。

好在现在不到发车时间,这站又是起始站,田橙橙找到了一个4人座的位置。

不久又上来一个男同志,坐在了田小弟旁边的空座上,这个男同志身材高挑,白白净净,气质出众,一看就是出身很好的样子。

火车离开不久,男同志看姐仨说话口气好像很熟,开口问道:

“你们也是下乡的知青么”

田小弟点点头道:

“对,我们仨也是下乡知青,这个是我大姐田橙橙,这个是我二姐田蜜蜜,我叫田社会,同志你叫什么?”

男同志回答道:

“我叫宋景文,你们仨是亲姐弟啊,都分到哪里了?”

“分到了黑省兰县榆树公社大河口生产队,同志你呢?”

“那我们还挺有缘分,我也分到了黑省兰县榆树公社大河口生产队。”

一听都是去一个地方下乡,田小弟话多了起来,跟宋景文聊的很是投缘。

田蜜蜜和田橙橙听二人聊天偶尔也能说上两句,气氛很和谐。

这个宋景文田蜜蜜印象不多,原书中只是说宋景文家庭条件不错,没在知青点待两年就被家里想办法弄回了城。

这年代的火车站点多,每站都停,田橙橙还好,前世也没少坐火车,在火车上还坐的住。

田小弟从小到大也没怎么出过家门,这次算是撒了欢,每站都得下去溜达到鸣笛。

田蜜蜜是逢大站就下去溜溜,一是好奇这时候火车站点什么样。

二是田蜜蜜从小到大就没遭过罪,这两天火车坐的真是相当遭罪了,好在今天下午就能到站,着实让田蜜蜜松了口气。

春城站是大站,停的时间长,田蜜蜜和田小弟赶紧下去溜达一圈,田橙橙留车上看行李。

田蜜蜜和田小弟回来的时候看到一个中年妇女带着个4-5岁的男孩,坐在田蜜蜜的位置上。

田小弟让田蜜蜜坐自己位置,田蜜蜜想着她不坐,一会还好和中年妇女换着坐,田小弟不坐就得一直学雷锋了,遂让田小弟坐了。

田蜜蜜站着打量这对母子,中年妇女穿的老土布衣服补丁不少,黑色的布鞋大脚趾隐隐若现,不过这个年代这种穿着是常态,并不显得突兀。

倒是她身边站着的小男孩,穿的衣服看着样式和布料质量都很好,像是供销社的成衣,就是脏的不像话,不仔细看已经看不出来衣服原来的样子了。

田蜜蜜总觉得有点违和,哪里违和一时也没想起来。

到了中午饭点的时候,火车售货员推着餐车叫卖着盒饭:

“盒饭,盒饭,红烧肉盒饭,地三鲜盒饭……”

这时候火车餐可是福利,不要票还能吃到肉,田蜜蜜赶紧拿出钱来买了三份红烧肉盒饭,分给田橙橙和田小弟。

为啥是田蜜蜜拿钱买饭呢,主要是因为田橙橙和田小弟没钱。

田橙橙从小到大咋咋呼呼花钱也没啥规划,田小弟又年纪小,田妈怎么都觉得把钱和票给田蜜蜜管更合理,殊不知田橙橙重生了,田蜜蜜换了人。

对面的中年妇女也掏出钱来买了一盒红烧肉盖饭,只见她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一点也没顾及旁边的小男孩,直到一份盒饭吃完也没看小男孩一眼。

田蜜蜜心头一跳,赶紧拉了拉收拾饭盒的田橙橙。田橙橙不明所以的看了眼田蜜蜜,田蜜蜜冲她眨眨眼说道:

“姐让小弟留这还饭盒,咱俩去上个厕所呗。”

田橙橙虽然不明白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还是配合的说好,准备起身跟她一起去。

对面的中年妇女总是时不时打量田蜜蜜姐俩二人,开始还十分热情的搭话,后来看是姐弟三人,又跟宋景文十分熟稔,就对跟姐妹二人搭话没啥兴致了。

见姐俩一起上厕所也没怎么在意,年轻小姑娘就是这样上厕所都喜欢一起去。

田蜜蜜拉着田橙橙快步走到厕所边,在田橙橙耳边小声道:

“姐,我觉得坐我座位那女的有问题。”

田橙橙一愣。

田蜜蜜又接着道:

“你看她穿的一看就是农村妇女,那小男孩虽然脏,但是仔细分辨像是供销社卖的成衣。”

“吃饭的时候那女的自己都吃了,一点没顾及那小男孩,小男孩明明很饿,却没敢哭闹着要。”

田橙橙其实也注意到了妇女自己吃饭没给男孩的事,不过她当时只是皱了皱眉,以为中年妇女只是自私或者偏心眼的长辈,并没有多想。

田蜜蜜一提醒她也觉得有问题,因为这个年代不喜欢女孩的长辈多的是,不喜欢男孩的很少。

田橙橙毕竟是重生而来,思及此也想到了一种可能,沉吟道:

“蜜蜜,你赶紧去找乘警,我去看着点,别让她察觉了跑了。”

说着田橙橙就快步的离开了。田蜜蜜挂念小男孩的安危也疾步去寻找乘警。

高峰虽然只有26岁,但是因为他退伍前是正连级干部,性格也沉稳干练,年初刚刚升为这趟列车的列车长,这次从沂市开往黑省哈市的火车就是他全权负责。

田蜜蜜把事跟高峰一说,立即引起了高峰的重视,他马上联系了乘警并向上级领导汇报了此事。

因为再有两站就是终点哈市站,哈市是省会城市,警备力量比较充裕,所以上级领导决定在终点站实施抓捕工作。

为了不打草惊蛇,田蜜蜜主动要求回到原位。

抓捕工作很是顺利,警察很是感激田蜜蜜姐弟三人的配合,说是要写感谢信给姐弟三人下乡的公社。

田橙橙知道这年代这种感谢信还是很有用的,积极的留了下乡地址。

姐弟三人和列车长高峰一起出了警局,高峰知道姐弟三人是下乡知青,知道这么晚了。

姐仨今天也到不了下乡的地方了。热情的帮姐仨在铁路招待所开了两间房。

第二天一早姐弟三人就坐上了去往兰县的大客,又倒车到了榆树公社。


第十一章节

到了公社知青办,大河口生产队的人早就在这等着了。同行的还有宋景文和另一个女知青。

赶车的是个看上去60多,实际50出头的老头,老头一看人出来就问道:

“谁是田橙橙,田蜜蜜和田社会?”

田橙橙瞬间就猜到了老头的身份,赶紧上前道:

“我们仨是,您是二爷爷吧,常听我爸提起您,您还特意来接我们,实在麻烦了。”

二爷爷田老根,看着田橙橙姐弟三人急忙道:

“不麻烦,不麻烦,都是一家人……”然后就激动的说不出话来了。

田老根比田蜜蜜的爷爷田大根小14岁,田大根是家里最大的,田老根是家里最小的。

50年时,他听说黑省分到的土地多,就举家来黑省。当时的田大根已经在城里机械厂找到了工作,就留在了老家。

60年是天灾第三年,连续两年的天灾,田老根家已经拿不出一点粮食,又赶上结婚三年的大儿媳妇怀孕了。

走投无路,田老根只能跟大哥田大根求助,想着哪怕大哥接济3斤2斤粮食,也能救一大家子一命不是。

没想到大哥足足给寄了80斤的好粮食,不仅救了一大家子,还保住了好不容易得来的大孙子田有粮。他知道这是大哥一家从自己嘴里省出来的粮食。

也听大哥信上说了,当时5个孩子还小,负担最大的大侄子铁柱给凑了整整20斤粮食,听说有孕妇更是把大舅子给小儿子张罗的10斤小米都拿了出来。

他跟大侄子的感情最深,毕竟他做为家里的老小跟大侄子没差几岁,小时候都是他带着大侄子上山下河的玩。

这是大侄子一家忍着饿肚子,从嘴里扣出来的救命粮,在田老根心里这份恩德,他怎么感激都是应该的。

听说姐弟三人要来大河口生产队插队,田老根就给全家开了家庭会议,不仅再次强调了侄子一家的救命之恩,把好好照顾姐弟三人放在了第一位。

当然让田老根欣慰的是,这事得到了全家的支持,特别是老伴纪氏,更是把准备给小闺女陪嫁的两床厚被褥,都拿出来准备给姐弟三人用。

大队长早听田老根说了,他大侄子家仨孩子要来,一见仨人赶紧道:

“是铁柱家的大侄女大侄子啊,早听老根说了,快上车!”

说着就帮着姐仨拿行李,又招呼其他两个人把行李放上去。

大队长李有才跟田老根是好兄弟,当年田大根寄来的粮食多,田老根拿出来20斤分给了几个当时跟他关系好的兄弟,其中李有才得的最多。

田老根把大哥寄的10斤小米,分了一半给李有才,这一半小米救了李有才,当时仅3岁的小儿子李康康一命。

所以李有才对田老根和田蜜蜜的爷爷田大根都很感激。

田社会坐在车头跟大队长二爷爷聊天,田橙橙姐妹俩依偎在一起,在9月的暖阳里睡的迷迷糊糊,这一觉香甜又解乏。

到了田老根家,田社会把两个姐姐拍醒,田蜜蜜睁开朦胧的睡眼,就看到一座有7-8间土坯房的农家大院。

二奶奶纪氏听到牛车的声音,也急忙从屋里出来。

二奶奶纪氏是典型的农村泼辣大娘,能吃苦,干活利索,骂人更利索,是村里排的上号不好惹的大娘,在家里也说一不二。

二奶奶生了三个孩子。

大儿子田大海,32岁,是村里的计分员,娶了小河口生产队的张翠花,现在有3子田有粮11岁,田有米7岁,田有豆5岁。

二儿子田大河28岁,是一小队的队长,娶的是同村大队长李有才的大闺女李宝妮,生了一子一女,儿子田有麦9岁,女儿田有有6岁。

老闺女田笑笑是老来女,今年16岁,跟田橙橙田蜜蜜同年,二爷爷和二奶奶十分宠爱。

二奶奶看着从牛车上下来的田橙橙和田蜜蜜,觉得这城里姑娘真漂亮。

自家老闺女在这十里八村都是排的上的漂亮姑娘,到人家这俩姑娘跟前一比,瞬间逊色不少。

穿蓝色衬衣的姑娘身材大约165左右,鹅蛋脸,桃花眼,田家一脉相承的高鼻梁,红润润的嘴唇微厚,皮肤盈白细腻是个十分明艳的姑娘。

穿绿色衬衣的姑娘和蓝色衬衣姑娘一样高,也是鹅蛋脸,却是杏核眼,一样的高鼻梁,嘴唇也不厚,抿嘴时唇边一侧有酒窝,是个十分灵动的姑娘。

两个姑娘容貌相当,看着有4-5分相似,却都美的有不一样的特点。

又看看后面跟田蜜蜜有7-8分相似的田小弟,男孩倒是和姐姐像,要不是知道年龄不一样,这个倒是和绿色衬衣的姑娘像双胞胎。

二奶奶热情的招呼姐仨道:

“可下把你们盼到了,自打大侄子来电报,我跟你二爷爷是日也盼夜也盼的,快进屋快进屋。”

说着就拉起了田橙橙的手,田蜜蜜姐弟跟随二奶奶就进了屋。

这个时间段正是上工时候,所以家里只有请假的田笑笑和一群小萝卜头。

二奶奶又给田蜜蜜姐弟三人指着认了人,田橙橙也赶紧跟二奶奶和田笑笑介绍道:

“二奶奶,我是田橙橙,这是我妹田蜜蜜我俩都是16岁,这是我弟田社会,今年14了。”

田笑笑一听跟自己一样大,问道:

“你俩是几月的呀,我也16,看看咱仨谁大。”

田橙橙回道:“我俩是11月6日的,你呢?”

“橙橙,那咱仨差3天呀,我是11月9日的。”田笑笑惊讶道。

二奶奶笑道:“这就是天定的缘分了,橙橙,蜜蜜你俩以后就跟着你笑笑姑住,她那屋的炕也够大。”

“社会跟有粮他们哥仨住。”

田橙橙忙客气道:

“太麻烦二奶奶了,我们姐弟仨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二奶奶忙道:

“有啥麻烦的,你们把这当自己家,再可不能这么说了,再这么说二奶奶就当你们是看不上二奶奶家的条件!”

“知青点环境好不好就不说了,这几年知青越来越多,闹腾的很,虽说都是知青,但是也别走太近了。”

二奶奶告诫道,田橙橙姐弟三人忙答应了。

田橙橙经历过一世,田蜜蜜看过原著二人都知道二奶奶说的都是事实,二奶奶这是把他们当做自家人才这么告诫的,不然谁能会说这个,费力还不讨好。


第十二章节

傍晚,田蜜蜜姐弟三人终于见到了二爷爷家大堂叔和二堂叔一家,大堂婶看上去沉稳不失精明,二堂婶爽朗大方,都是很好相处的性格。

饭菜很丰盛,一大盘大葱炒鸡蛋,一只炖了半下午的大公鸡,又用田蜜蜜姐弟仨带来的一块腊肉清炒了一个大头菜,最后是一个干炒的猪大肠,主食是二合面馒头。

这个时代逢年过节也就是这个规格了,可见二爷爷一家的用心。

吃饭时二爷爷又把大队长李有才请了过来。

不大的屋里摆着两桌饭菜,地上一桌是二爷爷和家里男的,多加了一小碟适合下酒的花生米,炕上一桌是二奶奶带着家里女的和小孩。

一大家子就开了饭,能看出二爷爷家家教都很好,虽然很少吃到这么好的菜,但是都还比较谦让,两个大鸡腿给了田蜜蜜和田橙橙,田橙橙和田蜜蜜推辞不过只得吃了。

田蜜蜜终于吃上了来了以后除了自己偷吃的肯德基以外的鸡肉,真是太香了。

这时代的鸡是纯正的绿色食品,又用大铁锅炖了一下午,那味道饶是田蜜蜜这个在现代吃过见过的也觉得香的不行。

就着一个鸡腿和半碗鸡肉里的土豆,吃了一个半有田蜜蜜脸大的二合面馒头,田橙橙比田蜜蜜还多吃了半个。姐俩都吃撑了。

吃完饭田蜜蜜和田橙橙就听二爷爷和大队长聊天。

二爷爷请大队长来吃饭,主要就是为了姐弟仨的上工问题。二爷爷不想姐弟仨做太累的工种,遂问起了大队长。

大队长李有才也很为难这事,他倒是愿意给姐弟仨找轻松的工种。

可是一来轻松的工种现在都有人,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替换不太好。

二来这么做村民和知青都不能愿意,也不利于姐弟仨与村里人和知青相处,回答的就有些犹豫。

田橙橙想了想,沉吟道:

“二爷爷,我们姐仨先上工试试。”

二爷爷听田橙橙这么说,急道:

“橙橙,你是不知道种地的苦,你们仨细皮嫩肉吃不消的。”

田橙橙知道二爷爷是一心为了他们考虑,笑道:

“我是想着快到秋收了,我们姐弟仨先学学怎么干,不然秋收肯定拖后腿。要是干的不好,队长叔可别见怪。”

大队长一听田橙橙这话,就知道姐弟仨是个聪明懂事的,哪有不答应的,连声说好。

二爷爷想着田橙橙这话也有道理,也不再提这个话茬,又把姐弟仨不住知青处住家里的事情说了。

他正愁这批知青的住处呢,算上这次来的5个,现在知青处已经有快20人了。

现在知青点是一个孤寡老人留下的院子就三间正房一个偏房,三间正房住人,偏房是厨房。

男知青还好毕竟两个屋能再挤一挤,女知青因为本身人数比男知青少几个,只有一个屋,实在是挤不下了。

上次分配进去一个女知青好悬没打起来,这次田橙橙和田蜜蜜还有同来的赵小娟,竟然三个女知青,实在是挤不下了,大队长正为怎么安置这仨人发愁呢。

听二爷爷这话,怎么可能不答应,现在就剩一个了,也能硬塞进去。

反正地方就那么大,也不能因为就多一个人就再花钱盖房啊。

主要是想盖房也不行,村里是不会出这个钱的。这顿酒可真是不白喝,解决了大事了。

却不知,因为硬塞的这个女知青,知青点正在打架,女知青这屋就不同意加人,知青的负责人赵国栋怎么劝都不答应。

赵国栋也有点生气了,哪个屋塞人好塞,男知青虽然两个屋,但是本来就比女知青人多,这次又来了1个,也很挤了好么。

但是他给新来的知青安排位置,男知青都没说什么,怎么每次都是女知青这边费劲呢。

本来想着这次多来三个女知青,可下有理由让大队长给知青点再盖房了,哪怕再盖一间,知青点也能松快松快啊。

没想到另外两个不在知青点住,想到这也有点埋怨这两个女知青了。

女知青这边还在叫嚷着让新来的女知青也自己找地方住。

赵小娟看着这屋人也实在挤,想着收新来女知青那家肯定宽敞,不然也不能主动收留2个女知青,她俩可以,自己怎么就不行。而且自己也实在委屈,憋屈道:

“你们谁知道新来的女知青住哪家,谁能带我去。”

杨柳是老知青了,又跟赵国栋处对象,也不想赵国栋为难,答应带她去找新来的女知青。

李小兰就是去年新进来的女知青,因为挤进来的时候就跟原来的女知青大吵了一架,现在跟其他女知青的关系也不怎么样。

眼珠子一转,想着去了可能有便宜占,兴许自己也能搬出去呢,也要跟着去。杨柳想着两个人去也好说,就同意了。

三人到的时候二爷爷家已经吃完了饭,该说的喝酒的时候也已经说了,天色也不早了,大队长正准备回家。

就听见了外面喊道:

“田大娘在家么?我们是知青点的知青,有点事想问问田大娘。”

听到这话,二堂婶给开了门,三人进来正好看到大队长也在,赵小娟想着大队长在这事就更好说了,毕竟没有收了两个女知青就差她一个的道理。遂期期艾艾的道:

“田大娘,你看新来的两个女知青都住你家了,我能不能也住你们家,知青点实在是住不开了,也不能差我一个吧。”

二奶奶听前面还觉得新来的知青也不易,听后面就很不像话了,回道:

“什么叫新来的知青住我家不差你一个,你算老几啊,橙橙和蜜蜜那是我们老田家的孩子,咋滴,你也是啊!”

杨柳一听这话要遭,赶紧缓和道:

“田大娘,赵知青不是这个意思,她的意思是知青点实在有困难,她能不能就借住你家。”

二奶奶冷声拒绝道:

“不能,我家没地方住。”

赵小娟气愤不已道:

“怎么就不能住了,她俩能住下,怎么多我一个就不行了。”

二奶奶听她这么说,反感道:

“怎么我家住谁,我还做不了主了,还得你个外来的知青给安排。”

李小兰一听这便宜没占着,还得把新来的知青领回去,忙道:

“那就都回知青点住吧,谁也别麻烦老乡”

二奶奶被这话气笑了。

“人家橙橙姐仨住我家大队长都同意了,你还不同意上了,你比大队长管的还宽,给你咸吃萝卜淡操心的!”

李小兰听她不同意,想着她们俩不回去,知青点就能继续硬挤,她们要是回去就可以跟大队长闹着要盖房了。急道:

“你这是区别对待知青,不团结工人阶级,搞人民内部矛盾。”

田橙橙听她这么扣帽子,这是往死里说二奶奶,这要是不驳回,事情就严重了。赶忙回道:

“我们姐仨也是想着队里困难,又有实在亲戚在队里才住亲戚家的,怎么还有人民矛盾的事了?”

“你这才是想激发村名和知青的矛盾吧,本来知青来是帮助广大农民积极建设农村的,听你这么说建设帮不上,还净给老乡添麻烦了?不让你添麻烦就是不团结了。”

“你这样的知青思想有问题,队长叔,我希望这事能严肃处理。”

大队长听小李知青给二奶奶扣帽子也很生气,听田橙橙这话,忙道:

“田知青说的对,小李知青你这种激化矛盾的思想要不得,这次就算了,再有下次,我就得跟公社知青处反应反应了。”

“行了,也别再这耽误老乡休息了,赶紧回去吧,怎么就挤不下了,难道你们下乡不是建设农村的,是来搞享乐主义的?”

杨柳一听这话很重了,再说下去她们仨这就成思想问题了,赶紧回道:

“没有,没有,就是有点挤,我们克服克服,就不麻烦田大娘了”

说着拽着李小兰和赵小娟两个酸成柠檬精的出去了。

大队长看事情解决了,她们仨走了,也回家了。


最新更新
继续看书

同类推荐

猜你喜欢